网站首页 健康2030 行业观察 科研前线 营养与康复 营养与防癌
营养与养生
营养与养生
当前位置:营养与康复 > 营养与养生 > 浏览文章

春天养阳胜良药,专家手把手教你:3个方法补阳气,增强免疫力

信息来源:39健康网 发布日期:2022年02月26日

摘要:春天到了,天气回暖,阳气生发,人体处在由冬到春的变化时期,人体免疫力也处于一个转换适应的时期。春天病菌滋生,人体免疫力下降,极易感染病菌,对身体是个很大的威胁。此时,应该注意养生,补足阳气,增强免疫力。那么,阳气

春天到了,天气回暖,阳气生发,人体处在由冬到春的变化时期,人体免疫力也处于一个转换适应的时期。春天病菌滋生,人体免疫力下降,极易感染病菌,对身体是个很大的威胁。此时,应该注意养生,补足阳气,增强免疫力。那么,阳气如何补足呢?教大家三个方法。

3个方法补阳气,增强免疫力

中医常说,“正气内存,邪不可入”。所谓正气,也就是阳气。只要身体里面的阳气充足,外邪自然无法进入。在中医看来,不管是病毒还是细菌,或者是其他的致病微生物,统统叫做外邪。

对于还没有感染病毒,作为预防,中医强调在于扶正,而不在于“驱邪”。所以预防新冠病毒,春天养生关键在于补阳气,提高自己的抵抗力。

春天养阳胜良药,专家手把手教你:3个方法补阳气,增强免疫力

广东省中医院风湿科主任医师何羿婷推荐以下方法养阳气:

1、早起舒展阳气。春天的作息规律,讲究早睡早起,建议随着日出而起,日落而息。在太阳出来的时候,就该起来活动,才能让阳气得到舒展。

2、这些运动补阳气。疫情汹涌,谣言满天飞,每天刷新闻让人焦虑烦躁,这种情况下,运动就更为重要。无论是慢走、大八段锦、太极拳,练习瑜伽,跳绳转呼啦圈,或者拍拍手掌、做做手指操,都可以舒展筋骨。中医认为,动则生阳,运动了,气血流通了,阳气随之可以得到舒展。

3、晒太阳。疫情期间,大家多数宅在家里,更需要利用好天气多晒太阳。明媚的阳光堪比“治病良药”,可以杀菌消毒,促进钙吸收,也能让人心情舒畅。我们可以在家里的阳台上,或者戴好口罩,到空旷的地方,去晒太阳。注意多晒晒背部,因为背部有统领人体阳气的督脉,晒背就可以很好刺激这条经络进行温阳。

春天养阳胜良药,专家手把手教你:3个方法补阳气,增强免疫力

气血通畅,比气血充足更重要

原中山六院中医科邱超平中医师介绍,中医的正气(阳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本身气血充足,另一个是气血流畅。很多人平时都很重视补气血,吃各种补气补血的药材、补品。但其实,很多时候,气血流畅比气血充足还重要。就好像武侠小说里的人,你的内力再强大,但是却不能全身流畅保护自己,那没啥用。有些人虽然内力不强,但是只要“打通奇经八脉”,真气源源不断生成和循环,就会变得很厉害。所以一定要气血通畅。

如何让气血通畅?他说,运动、泡脚、情绪稳定都可以让气血达到通畅。如果一定要推荐药材,相比于到处可见的中药预防方,他更推荐小柴胡,这味药主要疏通少阳经络。人有两条少阳经,分别是手少阳三焦经和足少阳胆经。少阳经通畅对全身的抵抗力,真的非常重要。

春天养阳胜良药,专家手把手教你:3个方法补阳气,增强免疫力

疫情信息焦虑,更要修身养性

不扎堆,少出门,老实待在家,就是普通人对国家和人民做的最大贡献。这次疫情,让很多人主动开始养生。养生的方法很多,不能盲从,必须选择自己喜欢的适合的,同时合理安排好时间,方能坚持。而唯有坚持,才能见效。

广州养生达人何耀荣老师,已经退休多年,喜好武术,因养生保健有方,精力远胜很多年轻人。他以前喜欢到公园耍太极,新冠肺炎爆发后,改为居家锻炼。

在他看来,难得有一段割断社交,静心修炼的日子,所以用心安排好居家锻炼的每一天:

早上6点起床打坐一个多钟;

早餐后认真看书学习,重读《逝去的武林》、《气功探邃》;

午饭后小休一小时,继续看书;

下午在自家阳台,背部晒着太阳,站桩1小时以上,然后研读《禅定探微》、《内丹实修》等书;

晚上睡前又打坐1小时。

何老师强调,排解心情焦虑,不要整天刷手机,要修身养性,冥想静心,增加运动。

这时段蜗居困湿郁闷,他时不时会煲汤祛湿进行调理身体。具体汤方:用黄芪15克、马蹄6个、红萝卜一条、粟米一条、陈皮一件、洋葱半个、猪扇骨一斤,一起煲汤,具有清肺固表、解毒祛湿的作用,简单又经济。

春季养生其实很简单,只要照着上面的方法,并根据自身条件,合理安排饮食起居,就能获得很好的养生效果。特别是肿瘤患者,更需要合理安排自己在春天的养生活动,为肿瘤治疗和康复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参考资料/转载地址:

营养动态观察

营养与康复

营养与预防

特别声明:本站之信息仅供学习参考,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不作为其他任何指导依据,请理性阅读。
Copyright R 2012-Now cahelp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沪ICP备2020037409号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做参考,不作为任何消费指导依据。
ICP备案号:沪ICP备2020037409号-5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