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健康2030 行业观察 科研前线 营养与康复 营养与防癌
营养与节气
营养与节气
当前位置:营养与康复 > 营养与节气 > 浏览文章

雨水养生|雨水需防“倒春寒”,上薄下厚要“春捂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日期:2022年02月18日

摘要:一、雨水节气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之第二个节气。斗指壬;太阳到达黄经330°;雨水节气的含义是降雨开始,降雨量级多以小雨或毛毛细雨为主。俗话说“春雨贵如油”,适宜的降水对农作物的生长很重要,它是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

一、雨水节气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之第二个节气。斗指壬;太阳到达黄经330°;雨水节气的含义是降雨开始,降雨量级多以小雨或毛毛细雨为主。俗话说“春雨贵如油”,适宜的降水对农作物的生长很重要,它是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进入雨水节气,我国北方地区尚未有春天气息,南方大多数地方则是春意盎然,一幅早春的景象。

雨水节气时段一般从公历2月18日至20日开始,到3月4日或5日结束,2022年的雨水节气是2月18日。时至雨水节气,太阳的直射点也由南半球逐渐向赤道靠近了,这时的北半球,日照时数和强度都在增加,气温回升较快,来自海洋的暖湿空气开始活跃,并渐渐向北挺进与冷空气相遇,形成降雨。雨水时节,天气变化不定,是全年寒潮过程出现最多的时节之一,忽冷忽热,乍暖还寒。

从气象学角度来说,“雨水”过后中国大部分地区最高气温一般能够升到0℃以上,虽然进入春季的雨水节气,但是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尚未有春天的气息。南方不少地区平均气温多在10℃以上。此时,油菜、冬麦等普遍返青生长,对水分的要求较高,俗话说“春雨贵如油”,适宜的降水对农作物的生长很重要。而华北、西北以及黄淮地区这时降水量一般较少,若早春少雨,雨水前后及时灌溉,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雨水养生|雨水需防“倒春寒”,上薄下厚要“春捂

因为中国区域不同,有的地区春来早,有的地区春来晚。雪本是冬季的重要标志,进入雨水节气,我国北方一些地区仍下雪,尚未没有走出冬天的范畴,仍是很冷。黄河中下游及其附近地区全年雪最大、大雪最多的节气,既不是“小雪大雪”,更不是“小寒大寒”(因为那时气温更低、大气中水汽更少),而是在2月下旬的春季“雨水”节气。 南方的西南、江南的大多数地方都是一幅早春的景象,日光温暖,田野青青。华南地区则是春意盎然,百花盛开。云南南部地区已是春色满园。

1.雨水三候

雨水有三候,一候水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

说的是雨水节气来临,水面冰块融化,水獭开始捕鱼了。水獭喜欢把鱼咬死后放到岸边依次排列,像是祭祀一般,所以有了“獭祭鱼”之说。雨水五日后,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再过五日,草木随着地中阳气的上腾而开始抽出嫩芽。从此,大地渐渐开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一候,獭祭鱼

獭,又名为水拘贼或食鱼。祭鱼,即川鱼祭天。雨水时节,冰开始融化,水獭在水里面很容易将冰打破。每到这个时候。水獭都会把自己从水里面捕到的鱼摆放在树木之上,围着自己摆成一圈,而自己就将两只前爪拱在身前,像祷告祭奠天地、感恩自然一样,在圈里面转上一圈。

二候,鸿雁来

雁,知时之鸟,热归塞北,寒来江南。南方天气暖,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候鸟是随着天地阴阳之气的变幻而往来,以适应气候。

三候,草木萌动

天地间阴阳交泰,出现生机,草木乘此生机,开始萌动,在“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中,草木将开始抽出嫩芽。从此,大地渐渐开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雨水养生|雨水需防“倒春寒”,上薄下厚要“春捂

二十四番花信风

《荆楚岁时记》中记载雨水花信为: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

《荆楚岁时记》,是记录中国古代楚地(以江汉为中心的地区)岁时节令风物故事的笔记体文集,由南北朝梁宗懔(约501~565)撰。

花开准时为三候报信。菜花也就是油菜花,在中国种植非常广泛,每年从1月到8月,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油菜花从南到北次第盛开,呈现出一片金黄色的壮丽景象。

2.雨水时节的传统习俗

雨水节是一个非常富有想象力和人情味的节日,在这一天,不管下不下雨都充满着一种雨意蒙蒙的诗情画意,人们也都在这一天以不同的形式乞求着顺利安康。

回娘屋是流行于川西一带的另一项风俗。民间到了雨水节,出嫁的女儿纷纷带上礼物回娘家拜望父母。生育了孩子的妇女,须带上罐罐肉、椅子等礼物,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久不怀孕的妇女,则由母亲为其缝制一条红裤子,穿到贴身处,据说,这样可使其尽快怀孕生子。

撞拜寄习俗即事先没有预定的目标,撞着谁就是谁。“撞拜寄”的目的,则是为了让儿女顺利、健康的成长。当然“撞拜寄”现在一般只在农村还保留着这一习俗,城里人一般或朋友或同学或同事相互“拜寄”子女。

雨水养生|雨水需防“倒春寒”,上薄下厚要“春捂

拉保保,意为为了保佑小孩儿长大,找命好的人做干爹干妈。所以单叫干爹(保爷、保爹)、干妈(保娘,需未婚者)。以前人们都有一个为自己儿女求神问卦的习惯,看看自己儿女命相如何,需不需要找个干爹。而找干爹的目的,则是为了让儿子或女儿顺利,健康的成长。

接寿习俗意思是祝岳父岳母长命百岁。送节的另外一个典型礼品就是“罐罐肉”:用沙锅炖了猪脚和雪山大豆,海带,再用红纸,红绳封了罐口,给岳父岳母送去。这是对辛辛苦苦将女儿养育成人的岳父岳母表示感谢和敬意。如果是新婚女婿送节,岳父岳母还要回赠雨伞,让女婿出门奔波,能遮风挡雨,也有祝愿女婿人生旅途顺利平安的意思。

二、雨水养生

公元每年二月十八日前后为雨水节气。至三月四日~五日结束。雨水,表示两层意思,一是天气回暖,降水量逐渐增多,二是雪渐少,雨渐多,故雨水。万物开始萌动,春天要来了,草木随地中阳气的上腾而开始抽出嫩芽。在这乍暧还寒的节气里,虽然风寒邪气不像寒冬腊月那样冷冽,但人体皮肤腠理已变得相对疏松,对体虚多病,肢体畏寒,尤以肿瘤患者来说,易感风邪致病,导致复发及转移。

1.雨水养生保健

雨水期间天气变化无常,容易引起人们的情绪波动,乃至心神不安,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对高血压、心脏病、哮喘患者极为不利。春季人的肝气旺盛,怒气伤肝,因而应当采取积极的修身养生方法,陶冶性情,保持情绪稳定。

雨水节气中,地湿之气渐升,且早晨时有露、霜出现。所以针对这样的气候特点,饮食调养应侧重于调养脾胃和祛风除湿。脾胃能消化五谷,是气血生养之源。五行中肝属木,在味为酸;脾属土,在味为甘。

春季肝旺而脾弱,饮食上宜少酸多甜,可多食大枣、菠菜、荸荠、甘蔗、茼蒿、山药等。风多物燥的天气易使口舌干燥,宜食果蔬及汤粥,如枸杞粥、红枣粥、银耳粥等,调补脾胃亦可用白菊花、决明子、西洋参等。

中医认为肝主生发,故春季肝气旺盛,肝木易克脾土,故春季养生不当容易损伤脾脏,从而导致脾胃功能的下降。在雨水节气之后,随着降雨有所增多,寒湿之邪最易困着脾脏。同时湿邪留恋,难以去除,故雨水前后应当着重养护脾脏。雨水节气中,地湿之气渐升,且早晨时有露、霜出现。所以针对这样的气候特点,饮食调养应侧重于调养脾胃和祛风除湿。又由于此时气候较阴冷,可以适当地进补,如蜂蜜、大枣、山药、银耳等都是适合这一节气的补品。

春季养脾的重点首先在于调畅肝脏,保持肝气调和顺畅,在饮食上要保持均衡,食物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要保持相应的比例。同时还要保持五味不偏,尽量少吃辛辣食品,多吃新鲜蔬菜等。

其次,要注意健脾利湿。内以养护脾气,外以清利湿邪,从而达到养脾的目的。春寒料峭,湿气一般夹“寒”而来,因此雨水前后必须注意保暖,切勿受凉。

雨水养生|雨水需防“倒春寒”,上薄下厚要“春捂

雨水饮食养肝健脾

春季常因肝旺而脾弱,脾弱又使得脾胃的运输、消化功能受影响,出现精神不振、腹胀便溏等。所以春季饮食除养肝外,健脾也很重要。

《本草纲目》升麻:能袪邪,解百毒及瘟疫瘴毒等,长期服用不致早逝,并轻身延年。

升麻梗米粥

升麻30克清水煮沸滤去药渣,放入梗米100克煮粥,每日1~2次,空腹食之。

唐代养生学家孙思邈在《千金方》中说:“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不少养生家赞成春天多用红枣,此物含有大量的蛋白质、糖、有机酸、维生素B、C及黏液质等,是补脾益气的佳品。

又如蜂蜜,性味甘平,营养成分丰富而全面,也有补脾益气、健中通便的功效。其他可选择扁豆、红豆、薏米、韭菜、香椿、百合、豌豆苗、苘蒿、荠菜、春笋、山药、藕、红薯、萝卜、荸荠、甘蔗等。

雨水养生食谱

雨水节气饮食应以调理脾胃、养护脾胃为前提,以消化水谷、疏布精微、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之功效,为气血生化之源。味甘的食物可以健脾益气,补养精血。

(1)红枣淮山莲子羹

红枣30克,淮山30克、莲子15克煮熟,每日1~2次空服。

(2)红枣糯米粥

红枣30克,糯米50煮粥,每日1~2次随餐同食

(3)波菜瘦肉粥

波菜100克、瘦肉50克,粳米50克熬粥同食

(4)扁豆小米粥

扁豆角30克、小米50克,先将扁豆角切碎,用少许盐腌制半小时,与小米同时熬粥

(5)红薯燕麦粥

红薯1个,燕麦50克,糯米20克,将红薯洗净去皮切块与燕麦、糯米同时熬粥

(6)胡萝卜山药粥

胡萝卜1根切碎、山药1根与胡萝卜大小一致切碎、糙米30克;同时熬粥

(7)红豆薏米糯米粥

红豆30克、薏米30克、糯米50克同时熬粥

雨水养生|雨水需防“倒春寒”,上薄下厚要“春捂

2.雨水起居

雨水后,春风送暖,致病的细菌、病毒易随风传播,故春季传染病常易暴发流行感冒。每个人应该保护好自己,注意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雨水要春捂

雨水节气,也是最容易出现倒春寒的节气。北方阴寒未尽,气温变化大,虽然不像寒冬腊月那样冷冽,但由于人体皮肤腠理已变得相对疏松,对风寒之邪的抵抗力会有所减弱,所以此时还应该注意“春捂”。

因此,不要急于脱去冬衣,不要着急穿单衣,但也不要被厚厚的棉衣一直捂着,捂过头会使人上火、血压升高。一般日平均气温在10以下就需要捂,得知冷空气即将到来,就需提前一两天先增添衣物捂起来。

春捂的原则是要注意下厚上薄,具体可总结为“五暖”:其一,室暖,要求室内保持温暖,推荐在16℃以上。其二,身暖,要求多晒太阳,保持身体温暖。其三,脚暖,要求双脚避免受凉,睡前温热水泡脚最佳。其四,头暖,要求外出戴帽,不戴帽犹若热水瓶不加盖。其五,背暖,要求常穿背心。“五暖”中,以脚暖和背暖尤为重要。

雨水防春困

当春困扰人至极,实在没有办法集中精力继续工作或学习时,您不妨在中午休息的时间小睡一会儿。人的大脑不可能长时间地处于兴奋状态,午餐过后,更多的血液要流向胃部,容易使大脑处于短时间的抑制状态。

此外,还可以适当地摄入一些高蛋白质的食物,如鱼类、蛋奶、肉类、豆制品等;尽量避免寒凉、油腻、黏滞的食品,更不可过多饮酒。

春困虽然算不得什么疾病,可是如果一个春季任由自己困倦萎靡下去,势必会给工作、学习以及心情都带来不利的影响。让自己积极主动起来,适当地动一动,适时地调理一下脾胃,困倦的春天就会变得神采奕奕。

雨水养生|雨水需防“倒春寒”,上薄下厚要“春捂

雨水增阳气

多做户外活动,多晒 太阳,以增加自身阳气 ,老年人和孩子要选择适合 自己的活动。心要静,身体却还是要多动一动,动则升阳,既能驱寒,又能除湿。而这个时候最适合的运动莫过于放风筝了。放风筝时,人不停地跑动、牵线、控制;风筝升起后昂首翘望,愉悦心志。整个运动既活动了周身关节,促进了血液循环,又放松了心情,对脾胃也起到了一个非常好的调节作用。

但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放风筝时要注意适当地保护颈部,不要后仰的时间太长,可仰视和平视相交替。同时最好邀两三个人作伴,在平坦、空旷的场地上放,避开湖泊、河边以及有高压线等较为危险的地方,以免发生意外。

三、雨水正月中坐功

运:主厥阴初气

时:配手少阳三焦相火

坐功:每天子、丑两个时辰,双手相叠按大腿,拗颈转身,左右偏引各三五次,叩齿、吐纳、漱咽。

操作要点:盘坐,坐于椅子上亦可。两手相叠,轻按右大腿靠近膝盖处,向右转身,向左转头颈,仰头目视左上方,偏引双肩臂带动躯干扭转十五次。再缓缓转向左方,动作如上,反向而作。然后叩齿三十六次。深呼吸三十六次。漱津数次,(舌舐上颚,唾液分泌则增加,或舌刷牙龈数次可促进唾液分泌)待津液满口,分三次咽下,意想把津液送至丹田,如此三次。

治病:三焦经络留滞邪毒,肿,哕,喉痹,耳聋,颊痛,诸疾悉治。

参考文献/参考资料/转载地址:

营养动态观察

营养与康复

营养与预防

特别声明:本站之信息仅供学习参考,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不作为其他任何指导依据,请理性阅读。
Copyright R 2012-Now cahelp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沪ICP备2020037409号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做参考,不作为任何消费指导依据。
ICP备案号:沪ICP备2020037409号-5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