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医认为肝主春,即肝脏与春季相对应。金、木、水、火、土五行中,春季属于木,因此肝也属木。肝属木,与春季相对应,类似于春季树木生长、生机勃勃的特征,因此,中医认为肝气具有疏通、畅达全身气机,推动人体全身血液、营
中医认为肝主春,即肝脏与春季相对应。金、木、水、火、土五行中,春季属于木,因此肝也属木。肝属木,与春季相对应,类似于春季树木生长、生机勃勃的特征,因此,中医认为肝气具有疏通、畅达全身气机,推动人体全身血液、营养物质运送到各个脏器,促进消化系统正常工作、调节人体情志的作用。
春季万物复苏、阳气始发,人的“肝气”也开始旺盛起来,如果肝气不顺畅,与春天的生化之气不相合,可出现烦躁、易怒、眩晕、面赤等“肝气上逆、气郁化火、肝风内动”症状,加重或诱发诸多肝脏疾病;另一方面,春季是人体保持肝脏各项生理功能疏通畅达的最佳时节,那么春季如何养肝?谨记“三多三少”。
01、多“少火”少“壮火”
中医的“火”是人体保持气血平衡的一种状态,如果“火候”掌握不好,有所偏盛或亏虚,就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黄帝内经》有“少火生气,壮火食气”理论。通俗理解的话,“少火”就是人体正常生理之火,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动力、供给人体所必需;超过人体生理需求的火便为“壮火”,是病理之火,消耗人体的正气,导致疾病发生。
肝为“阴脏”,喜润喜柔、喜条达,按中医“体阴而用阳”的道理,养肝一方面要选用温和补养之品,为人体培植“少火”以维护肝的正常生理功能;另一方面,要注意不要过量使用助火之品,以免“壮火”食气。“壮火食气”多见于喜欢高盐、高脂、油腻、辛辣、重口味及好饮酒之人。因此,春季饮食提倡多食谷、蔬、菜、果等素食清淡自然食品来滋肝养阴。
对于本身处于“壮火”状态者,可视病情轻重审方择药,如有烦躁易怒、面红目赤、头昏脑涨的表现,可以适当清火,但要避免大寒药物,不妨试试清肝饮。
清肝饮
取夏枯草5克,薄荷3克,白菊花5克,用100℃开水泡5分钟,代茶饮。其药味轻清平和,既可以清肝明目,又可以疏肝解郁,适合作为清肝降火的茶饮。
02、多甘少酸
药王孙思邈在《千金食治》言:“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根据中医五行学说,肝与酸相应,脾与甘相应;肝气过旺会制约脾的功能,出现头晕、头痛、食欲不振等一系列症状。因此,春季养肝应遵循“增甘少酸”的原则,可以抑制肝气过于亢盛,同时培补脾气的亏虚。
“增甘少酸”不是单纯地多吃甘甜味食物,少吃酸味食物,所说的“酸”及“甘”是从中医五行角度出发,凡是属收敛、固涩作用的食物都归为“酸”味,如石榴、覆盆子等;具备补益、健脾、和缓作用的食物归为甘味,如山药、扁豆、核桃、菜花、莴笋、黑米、燕麦等五谷杂粮。春季饮食多以健脾益气为主,可选用大枣、山药、扁豆、瘦肉、鱼类、蜂蜜、姜、大麦、小麦等具备补益和缓功效的食物,搭配新鲜蔬菜以疏肝理气。
03、多动少怒
在春季保持心情舒畅和较高的运动量,更有利于机体适应春季的升发之象。情志状态是肝脏疏泄功能正常与否的关键因素。中医认为怒伤肝,发怒、生闷气都易使肝气郁结,导致气郁化火,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肝火”,引发血压升高、头痛、头晕、中风、神志不清等肝火上扬的症状。
中医讲究“天人合一”,要多亲近大自然界,置世俗于身外,顺应自然,做到平和心态,把得失看淡了,自然“云淡风轻”。学会释放,在遇到不满意或不开心事情时,要勇于表达或向别人倾诉出来,不要把事情都放在心里,只有“郁”出来了,自然便不会“结”了。
养生不仅仅是通过饮食,还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运动来养生。到了春季,可以适时出门,进行户外活动,踏青、郊游,吐故纳新,保持心情舒畅。这样既能促使人体气血舒畅,又可以怡情养肝,达到全面养生的目的。
我们生活的时代,物质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人们可以吃饱,甚
行业观察2021-12-20
奶酪是乳制品的一种,含有丰富的营养,是液态乳的精华浓
行业观察2022-02-11
抗氧化补充剂是流行的健康促进剂,其中一些据说具有抗癌
科研动态2022-01-17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西班牙巴塞罗那科学技术研究院和
科研动态2022-01-14
一听到“肿瘤”二字,大家都会不寒而栗,如果再听到“肿
科研动态2022-01-10
2016年8月19日至20日,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卫生与
健康20302022-01-06
在肿瘤患者整个治疗过程中,需要不断补充营养,鱼油是肿
营养与康复2022-01-10
脂肪与很多疾病相关,但脂肪并不都是坏的,在脂肪里也有
营养与康复2022-01-08
常言道,“民以食为天”,我们的饮食与我们的身体健康息
营养与康复2022-01-07
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活动,皆为人体正常
营养与节气2021-12-30
今年的12月7日,大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也是
营养与节气2021-12-31
霜降时节,已是深秋,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季节。霜降不
营养与节气2021-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