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健康2030 行业观察 科研前线 营养与康复 营养与防癌
营养与节气
营养与节气
当前位置:营养与康复 > 营养与节气 > 浏览文章

处暑养生|养生顺应时节,做好下面几点养生方法很重要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日期:2021年12月30日

摘要:中医学认为,人应与天地相应,由此产生了顺应自然的养生理论和养生方法。季节养生和时令养生就是其中之一。肺主秋,秋燥渐显,最宜养肺润肺。秋季早晚温差较大,而肺为“娇脏”,不耐寒热,且肺通过鼻与外界相通,故很容易被

中医学认为,人应与天地相应,由此产生了顺应自然的养生理论和养生方法。季节养生和时令养生就是其中之一。肺主秋,秋燥渐显,最宜养肺润肺。秋季早晚温差较大,而肺为“娇脏”,不耐寒热,且肺通过鼻与外界相通,故很容易被秋燥所伤,所以秋季重养肺不无道理。

处暑以后,我国北部地区会率先开始进入秋季,南方部分地区气候可能还有一定湿热,但大部分地区气温也会逐渐下降,不会再像前一段时间那样暑气逼人。在这样一个反映气温变化的节气,人体也随着环境处于变化之中,所以我们的生活习惯也要做出一定调整。

处暑养生|养生顺应时节,做好下面几点养生方法很重要

处暑睡眠可偷懒,多睡一时也无妨

处暑时天气由热转凉,自然界中的阳气也由疏泻趋向收敛,人体内阴 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所以睡眠习惯也应逐步向早睡早起过度,为保证睡眠充足,每天可比夏季时早睡1个小时左右。此外,午睡对于处暑养生也非常重要,通过午睡可以弥补夜间的睡眠不足,有效缓解秋乏,保持身心状态。

处暑略寒要秋冻,添衣增被防感冒

古语云“春捂秋冻”,让体温在秋时勿高,利于收敛阳气。但也应根据温度,酌情添衣增被,夜里外出要增加衣服,但添加衣物不要过度,让自己感觉不过于寒冷就行了,这一方面是因为初秋时暑热尚有残留,另一方面也是要遵循“春捂秋冻”的养生原则。避免受凉感冒。天气渐凉,肚脐部位表皮薄,易受寒凉外袭,引发胃肠不适,因此夜寝应关好门窗,腹部盖薄被,注意暖胃护脐。

处暑运动须适量,收敛神气解秋乏

入秋时节,要开始“收敛神气”,减少高强度运动项目,更多采取舒缓的运动方式,如散步、瑜伽、打拳、爬山等。适度的运动不至于耗费过多的体力,同时能够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疲劳,有效解除“秋乏”的状态。要注意高强度的运动易耗伤身体,违背秋收敛润燥的特性,可能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处暑养生先养肺,笑口常开宣肺气

在众多养肺法中,“笑”可是最“便宜”且有效的一种方法。中医有“常笑宣肺”一说,大笑能使肺扩张,人在笑中还会不自觉地深呼吸,清理呼吸道。不妨与家人一起看看喜剧片,外出游玩散心,或是邀老友相聚,都有助于调摄精神,保持心情舒畅,笑口常开。需要提醒的是,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者、术后的病人和孕妇都不宜放声大笑,以免引起不适。

处暑养生|养生顺应时节,做好下面几点养生方法很重要

处暑养生贴秋膘,循序渐进多食酸

临近入秋,夏天比较差的食欲有所好转,但不可早吃、过食滋补之品,不能暴增肉类、蛋类等高蛋白食物,防止夏暑时节偏弱的胃肠功能不能负担,增加胃肠疾病的发生几率。建议少量、逐步增加,需要减肥的朋友们更可以少吃、精简食物摄入。

在饮食上,宜减少辛辣,避免肺气的耗散太过;增加酸味水果如山楂、葡萄等,以免肺气太旺而使肝气抑制。此外,秋天气燥,人们应多吃芝麻之类的食物以润燥养肺,少吃寒凉食物,多吃温性食物,谨防凉胃伤阳。

参考文献/参考资料/转载地址:

营养动态观察

营养与康复

营养与预防

特别声明:本站之信息仅供学习参考,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不作为其他任何指导依据,请理性阅读。
Copyright R 2012-Now cahelp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沪ICP备2020037409号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做参考,不作为任何消费指导依据。
ICP备案号:沪ICP备2020037409号-5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