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世卫组织发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数据报告》中显示,2020年全球新增1929万癌症病例,996万死亡病例,其中中国癌症新发病例457万,死亡病例300万,新增病例和死亡人数都位居全球第一。癌症日益高发,人人“谈癌色变”。癌
世卫组织发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数据报告》中显示,2020年全球新增1929万癌症病例,996万死亡病例,其中中国癌症新发病例457万,死亡病例300万,新增病例和死亡人数都位居全球第一。
癌症日益高发,人人“谈癌色变”。癌症真的那么可怕吗?院士坦言,其实每个人体内都有癌细胞!
一、院士:人生而带癌
“每个人从出生开始,体内就带有癌细胞。”
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代明指出,肿瘤是身体对癌细胞失控的结果,身体在衰老过程中,正常细胞出现基因突变,开始无限增生,便形成我们所说的“癌”。从第一个癌细胞突变,到最终确诊癌症,快的两三年,慢的可以长达四十年。
上图是一名70多岁老人的肺癌进展影像,从2016年11月检查正常,2017-2018年发现肺部结节增大,2020年4月结节已经发展到1.5cm大,并且出现恶性肿瘤症状,整个过程历时3年半,进展十分快。
而在《Cell Stem Cell》期刊上,哈佛大学医学院记录了两位骨髓增殖性肿瘤病人的癌症发展进程。
基因测试结果显示,患者A在63岁确诊骨髓增殖性肿瘤,其致癌基因JAK2在19岁时就已经突变;患者B在34岁确诊癌症,9岁时已出现基因突变。换言之,患者A的癌细胞潜伏了44年。
研究还推算了患者体内的癌细胞数量变化情况,发现前10年的癌细胞数不超过100个,但之后就开始快速增加,达到成千上万之多。
二、身边的这些一级致癌物,及早避开
癌症与遗传、年龄、性别等内因相关,也受外因的影响。
世卫组织将致癌因子分成了5类,分别为1类致癌因子、2A类致癌因子、2B类致癌因子、3类致癌因子和4类致癌因子。其中,1类致癌因子已有充分证据证明对人类有致癌作用,共有124种,日常生活常出现的有以下几种。
1、黄曲霉素
黄曲霉素是食物霉变后产生的强致癌物,喜欢藏在淀粉含量高的食物里,例如花生、玉米和豆类等,高温无法使其改变。核桃、杏仁和瓜子等坚果如果吃起来有苦味,代表里面可能含有黄曲霉素,经常食用增加肝癌风险。
筷子等餐具如果没洗干净,上面残留淀粉物质,在潮湿、温热的环境下容易发霉,同时产生黄曲霉素。还有不良商家为了降低成本,使用变质的芝麻、花生制作食品,里面也含有黄曲霉素。
2、甲醛
甲醛无色无味,具有强烈的致癌和促癌作用,且释放过程缓慢而长期,难以发现。日本研究发现,甲醛的释放期可长达10-15年,可能导致人体致癌致畸。
甲醛被广泛运用于家具建材的制造,新装潢的房屋含量较高,可能久久不散,遇到高温大量释放。除了装修,为了让衣服达到防皱、防缩等效果,部分商家会使用含甲醛的助剂,尤其是劣质服装,可能危害身体。
3、亚硝酸胺
亚硝酸盐进入体内,会形成亚硝胺,亚硝胺是1类致癌物。
一些食物本身就含有亚硝酸盐,同时它也是常见的食品添加剂,能让食品颜色变得鲜艳,还具有防腐作用,延长储存时间。香肠、火腿等加工肉制品、泡菜、咸鱼、腊肉等食物,亚硝酸盐含量较高。
4、苯并芘
苯并芘是一种多环芳香烃,烟熏、烧焦、油炸或火烤的食物中较常见,长期食用可诱发肺癌、肠胃癌和肝癌等多种癌症。另外,汽车尾气中也含有苯并芘。
三、防癌有密码,记住这些数字
预防癌症除了要远离致癌物质,也可以从日常生活做起。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防癌科原主任袁凤兰,分享了一组“防癌密码”。
运动记住“1 3 5 7”
坚持运动能增强体质,降低患癌几率,建议遵循“1 3 5 7”原则:
每天运动1次;
每次持续30分钟以上;
如果无法天天运动,一周至少保证5天;
运动时心率约等于170减去年龄。
蔬果饮食做到“5 7 9”
饮食上要多样性,多吃水果蔬菜和高纤维食品,避免加工肉类、含糖饮料,少吃高盐食物。建议每天蔬果摄取量500克,种类在5种以上为佳,肉类摄入量别超过500克。
“蔬果彩虹579”饮食原则,是指要摄取各色蔬果:
儿童每天摄取5份新鲜蔬果;
女性每天摄取7份新鲜蔬果;
男性每天摄取9份新鲜蔬果。
每一份的量约等于普通饭碗大小。
定期体检牢记“15 40”
定期体检,可以提前发现癌症,降低死亡率。
“15”是指如果家族肿瘤史,则要提前15年做检查,例如直系亲属患癌年龄是55岁,则要在40岁时定期防癌体检。
“40”则是指40岁以上的人群,患癌风险明显增大,更重视防癌筛查。
维持体重别忘“85 80”
超重和肥胖会增加患癌几率,研究发现,体质指数(BMI)与甲状腺癌、子宫癌、肾癌等17种癌有显著相关性。BMI维持在18~24的健康人,患癌风险更低。
这里的85、80指的是,在标准体重范围内,男性腰围要<85cm,女性腰围<80cm。
癌症是全球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定期体检,及早发现病情,能大大提高生存率和治愈率。
参考资料:
[1]世界癌症日——你不知道的癌症数据有多少?.新华网,2021-02-04
[2]人生而带癌,听院士的肺腑之言,防治癌症其实也简单!.健康时报,2019-05-18
[3]最新调查研究显示:肥胖和17种癌症有关.生命时报,2014-09-23
现代社会,快节奏、高效率的工作生活方式已经成为当代人
行业观察2022-02-28
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署(IARC)发布的2020年全球
科研动态2022-02-28
免疫系统是一个由器官、细胞和蛋白质组成的复杂网络,负
科研动态2022-07-22
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给患者带来了新希望,这种
行业观察2022-02-25
2021年10月15-18日,第六届中国特殊食品大会在江苏省无
行业观察2021-12-20
健康素养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每个社区都有“全民健身苑
健康20302022-02-17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冬至是
营养与节气2021-12-31
大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一个,民间有"大雪冬至雪花
营养与节气2021-12-31
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霜降不
营养与节气2021-12-30
榴莲被誉为“水果之王”,榴莲气味浓烈,口感绵柔香甜。
营养宜忌2022-05-03
秋分时节,大地丰收,很多人喜欢此时开始“贴秋膘”,肥美
营养与节气2021-12-30
肿瘤患者在积极治疗期间,医生都会叮嘱患者和家属在饮食
营养与康复2022-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