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健康2030 行业观察 科研前线 营养与康复 营养与防癌
药食同源
药食同源
当前位置:营养与康复 > 药食同源 > 浏览文章

芥子

信息来源:乡间郎中 发布日期:2022年07月07日

摘要:芥子别名:黄芥子、芥菜子、青菜子性味:味辛,性温。有毒(一说无毒)。归经:归肺经。功效:化痰、明目、散寒、消肿、止咳、止痛、止血芥子的功效与作用温肺豁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用于寒痰咳嗽,胸胁胀痛,痰滞经络,关节麻

芥子

别名:黄芥子、芥菜子、青菜子

性味:味辛,性温。有毒(一说无毒)。

归经:归肺经。

功效:化痰、明目、散寒、消肿、止咳、止痛、止血

芥子

芥子的功效与作用

温肺豁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用于寒痰咳嗽,胸胁胀痛,痰滞经络,关节麻木、疼痛,痰湿流注,阴疽肿毒。

用法用量:3~9g。外用适量。

——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可散寒,止血,止咳,消肿止痛,平肝明目,利气祛痰;用于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胸胁胀满,寒性脓肿;外用治神经性疼痛,扭伤,挫伤等症。

芥子主治

用于痰饮咳喘、胸胁胀满疼痛、反胃呕吐、中风不语、肢体痹痛麻木、脚气、阴疽、肿毒、跌打肿痛。 现代药理研究,芥子小剂量能引起反射性气管分泌增加,而有恶心性祛痰作用,白芥子苷水解后的产物白芥油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可致皮肤充血、发泡。白芥子粉能使唾液分泌,淀粉酶活性增加,小量可刺激胃黏膜,增加胃液胰液的分泌,大量催吐;水浸剂对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临床上选方可用于寒痰喘咳、上气呕吐、关节炎等。芥子成分

白芥子,主含白芥子苷、芥子碱、芥子酶、脂肪油、蛋白质、黏液质及多种氨基酸。白芥子苷经芥子酶水解,产生异硫氰酸对羟基苄酯(白芥子油)、酸性硫酸芥子碱及葡萄糖。

黄芥子:除不含白芥子苷外,其余成分与白芥子类同。具有抗菌及刺激(发泡)作用。

芥子用法用量

日常用量:3~8g;外用适量,研粉,醋调敷患处。

芥子

芥子禁忌

肺虚咳嗽及阴虚火旺者忌服。

多食昏目动火,泄气伤精。

孕妇忌用。儿童慎用。

本品刺激性较大,不宜超量使用。

芥子药用部位

为十字花科植物白芥或芥的干燥成熟种子。前者习称“白芥子”,后者习称“黄芥子”。

芥子选购保存

以粒大、饱满、色黄白、纯净者为佳。

参考文献/参考资料/转载地址:

营养动态观察

营养与康复

营养与预防

特别声明:本站之信息仅供学习参考,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不作为其他任何指导依据,请理性阅读。
Copyright R 2012-Now cahelp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沪ICP备2020037409号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做参考,不作为任何消费指导依据。
ICP备案号:沪ICP备2020037409号-5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