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健康2030 行业观察 科研前线 营养与康复 营养与防癌
配餐与营养
配餐与营养
当前位置:营养与康复 > 配餐与营养 > 浏览文章

地中海饮食说喝红酒会长寿,那要喝多少才对!

信息来源:联合营养网 发布日期:2021年12月31日

摘要:目前人们普遍的认识中,酒精对人体具有损害的风险,酒精具有致癌的风险。地中海饮食被认为是最健康的饮食方式,地中海饮食中搭配少量的红酒,因此很多人就认为吃饭喝点红酒,对身体是好事。有的红酒商家会说,地中海周边的

目前人们普遍的认识中,酒精对人体具有损害的风险,酒精具有致癌的风险。地中海饮食被认为是最健康的饮食方式,地中海饮食中搭配少量的红酒,因此很多人就认为吃饭喝点红酒,对身体是好事。有的红酒商家会说,地中海周边的人长寿,都是喝红酒喝的。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2018《LANCET》医学期刊的大型研究结果表示:红酒每天喝超过1杯,寿命少6个月?《LANCET》的这篇研究涵盖人数将近60万人,并且用更深入的方式调查酒精摄取量与所有死因及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过往很多研究都认为喝一点红酒有助于延年益寿,但到底大家说的“一点”是多大一点?其实对于酒精摄取超过多少的量,就可能产生健康风险,这件事其实一直都没有个明确的定论。光是去看不同国家的酒精建议摄取就会发现大家的标准都不太一样呀。

酒精摄取量与所有死因有正曲线关系,也就是酒精的多少决定健康的好坏,建议饮酒的最低风险大约是每周摄取≦100公克的酒精。

怎么计算呢?

酒的总量乘以酒精浓度百分比,譬如说:350ml的11%的红酒,那就是有46g的酒精,除了心肌梗塞,酒精摄取与中风、冠状动脉疾病、心脏衰竭、致命高血压疾病与致命大动脉瘤疾病的风险都有关系。

报告指出,每天喝 1 杯到 2 杯红酒的人,可能会少活 6 个月;每天喝 2 杯到 3.6 杯酒的人,可能会少活 1-2 年 ;每天喝 3.6 杯酒以上的人,可能会少活 4-5 年。

也就是说,喝太多红酒可能没有延年益寿的效果,反而增加了死亡率,而且喝越多越危险。

地中海饮食说喝红酒会长寿,那要喝多少才对!

大家可能会问,那之前的研究都说喝红酒有助于延年益寿、预防心血管疾病,

那些研究都是骗人的吗?

事实上也不能说骗人,只是过去的研究,大多数没有排除掉受试者的当下健康状况、社经地位…等许多因素。换个简单的方式给大家举例,如果我们发现抽雪茄菸的人平均起来比一般人活得久,那我们可以做出“抽雪茄能延年益寿”的结论吗?看起来象是这样没错,但仔细探究原因,可能只是因为抽雪茄的人比较有钱,而有钱人就有更好的生活环境、医疗条件,所以可以活得比较久,并不是因为雪茄的关系。

红酒被发现是唯一对人体健康有益的酒类,但这并非等于饮红酒是一种对健康有益的选择

在过往红酒是许多中上流阶层交际时或生活中饮用的酒品,所以结果看起来平均活得比较久,未必单纯是红酒造成的结果,可能跟社经地位…等因素有关,只是以前没有被排除。

现在关于红酒的好处与风险还没有完全定论,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厘清,现在就要大家自此就不要再喝红酒也不实际。

但酒精对身体的风险则已经非常明确,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一级致癌物。

大家之前听到中式咸鱼、被列为一级致癌物都很紧张,却往往忽略自己其实更常接触烟、酒这类更危险的致癌物啊!或许大家可以思考怎么降低红酒的摄取量,也可以用其他方法得到红酒「可能带来的好处」。

地中海饮食说喝红酒会长寿,那要喝多少才对!

红酒的替代方案,不喝红酒也可以吃到功效成分

许多抗氧化物质确实存在于红酒之中,理论上这些成分对健康是有益的。有些人也会担心,如果不喝红酒的地中海饮食,这样还算是地中海饮食吗?这就过度担心啦,红酒里可能有益健康的「红酒多酚」,其实也存在葡萄及葡萄籽当中,吃葡萄的时候也一起把皮与籽给吃掉,或者,选择传统陈酿葡萄酒醋或者巴萨米克醋也是一个很棒的选择。

如果真的要喝红酒或其他酒精饮料,到底可以喝多少?

喝红酒或喝其他酒精饮料,是人们日常生活或交际中很常见的行为。但酒精带来的健康风险,也让世界各国定出了各自的酒精摄取量建议。

在这篇新研究告诉我们摄取酒精最低风险的分界点是每天喝不超過100毫升的葡萄酒(香檳酒杯大小)11%,而且只在用餐時喝。

如果以这个结论去对比地中海饮食的话,在地中海饮食中建议男性每天喝两杯红酒以上就显得太多。

再看看世界上其他国家关于饮酒量的建议都没有医治的共识,其中的原因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政策的行成除了科学的依据,这么庞大的饮酒产业里面,也包含了许多业界的角力,每当一个不利于自己的政策出台时,酒商们得砸多少钱下去做游说公关呢~

酒精在身体里的作用及代谢途径

酒精的学名是乙醇,在体内会先被处理成乙醛,最后才被肝脏代谢成二氧化碳跟水。而亚洲人当中,有相当比例的人编码代谢乙醛的乙醛去氢酶( ALDH2 )酵素基因有变异,韩国人此基因变异的盛行率是 28% ,而台湾地区则高达 45% ,基因变异制造出来的酵素活性较低,因而无法有效率的把乙醛转换成醋酸给代谢调,较多的乙醛留在体内会增加一些癌症的罹患风险,例如食道癌、头颈癌、肝癌和结肠癌…等( Ref. 2 )。

参考文献Ref. 2

Chang,J. S.,Hsiao,J. R.,& Chen,C. H. (2017). ALDH2 polymorphism and alcohol-related cancers in Asians: a public health perspective. Journal of biomedical science,24(1),19.

参考文献/参考资料/转载地址:

营养动态观察

营养与康复

营养与预防

特别声明:本站之信息仅供学习参考,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不作为其他任何指导依据,请理性阅读。
Copyright R 2012-Now cahelp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沪ICP备2020037409号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做参考,不作为任何消费指导依据。
ICP备案号:沪ICP备2020037409号-5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