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健康2030 行业观察 科研前线 营养与康复 营养与防癌
营养与康复
营养与康复
当前位置:营养与康复 > 营养与康复 > 浏览文章

肠癌患者补充营养的“五种方式”

信息来源:觅健网 发布日期:2022年02月16日

摘要:2020年11月份,中国肿瘤学大会(cco)在广州召开,会上专家们对于肿瘤营养的问题进行了深度讨论。肿瘤患者的营养不良问题一直是困扰肿瘤患者和专家的棘手问题,在临床上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据研究表明,我国三级甲等医院中

2020年11月12-15日,中国肿瘤学大会(cco) 在广州召开,会上专家们对于肿瘤营养的问题进行了深度讨论。肿瘤患者的营养不良问题一直是困扰肿瘤患者和专家的棘手问题,在临床上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据研究表明,我国三级甲等医院中住院的肿瘤患者总体营养不良的发病率高达80%。如何通过规范化营养治疗来解决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的问题,需要专家学者们继续研究攻克。

大多数肿瘤患者存在营养不良

肿瘤治疗与营养支持息息相关,肿瘤是一种代谢相关性及生活方式相关性疾病,根据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与支持治疗专员委员会一份超过3万例的样本数据显示,在我国住院的重度营养不良患者达到57%。

营养不良是恶性肿瘤病人常见的并发症,约30%-90%的肿瘤患者都存在营养不良的问题,所以如何通过规范化的营养治疗来解决肿瘤患者的营养不良的问题,是肿瘤患者及家属必须要了解的事。

你是否也存在营养不良?

对于不知道自己是否存在营养不良的患者,可以通过营养诊断来评估。

营养诊断包括风险筛查、营养评估及综合评定。通过营养风险筛查可以判断是否需要制定营养干预计划。

Nps2002是目前公认的营养风险筛查工具,主要从营养受损、疾病严重程度、年龄三个方面来进行评分。

通过科学的营养诊断,我们能更好的了解自身的营养状况,选择适合的营养支持方案。

科学干预—营养治疗五阶梯

营养不良治疗的基本要求是满足患者能量、蛋白质、液体及微量营养素的目标需要量,通常我们会根据营养治疗五阶梯原则来达到这个要求(当下一阶梯不能满足60%目标能量需求3~5天时,应该选择更高阶梯的治疗)。

第一阶梯:饮食+营养教育

适应人群:是所有营养不良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法,主要对于可以经口进食的患者。

“饮食+营养教育”治疗方式,是一种经济、实用而且有效的措施,轻度营养不良患者使用该阶梯治疗可能完全治愈。在这个阶段内,进行营养教育,家属需要遵循医嘱合理地为患者准备食物,进行的科学合理膳食。

在大会上,石汉平教授指出肿瘤营养在国内存在认知与知识不足的问题。对于患者来说缺乏科学的营养支持的知识,将不利于疾病的治疗。

肿瘤患者的康复与饮食营养因素密切相关,在抗癌治疗前后,合理的膳食能够促进患者受损组织的愈合,以及提高免疫力,预防感染等。而化学治疗是抗肿瘤的重要手段,在此期间我们又要遵守什么样的饮食原则?

肠癌患者补充营养的“五种方式”

化疗期的饮食原则

1)在化疗前尽量吃些食物,并在治疗反应发生间隙以及胃口较好时多吃些,多数患者反应在化疗前吃些清淡食物可以增加化疗药物的耐受。

2)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差等反应可请医生开些对症药物减少,有助于减轻症状。

3)一些化疗副反应可能在结束后几天或者几小时消失,当副反应持续导致食物摄入量明显减少超过一周,营养师和医生应给予相应的营养支持。当副作用过大不要为难自己,少食多餐,多吃一些营养丰富的食物。

4)化疗的患者注意膳食平衡,多吃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的食物。

5)便秘的患者应多饮水,多吃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第二阶梯:营养+口服营养补充(ONS)

适用人群:通过第一阶梯不能达到目标需要量的患者。

主要是除了通过合理的膳食以外,还可以口服营养补充以特殊医学用途(配方)经口服摄入,补充日常饮食的不足。

研究表明对围手术期的卵巢癌患者进行ONS及非ONS的干预治疗,结果显示ONS组术后患有感染及并发症的概率明显减少。欧洲肠外以及肠内营养学会在指南中建议将ONS治疗作为对肿瘤放疗患者的首选营养干预途径。

第三阶梯:全肠内营养(PEN)

适用人群:没有进食条件,所有的营养素完全由肠内营养制剂(FSMP)提供的患者。

肠内营养可通过鼻胃管、鼻肠管、胃造瘘、空肠造瘘几种喂养途径来补充,它不仅是一种营养补充方法,还是一种独特的治疗方法,可适当缓解恶心、呕吐。

肠内营养剂:肠内营养制剂根据其组成可分为要素型、非要素性、组件型和特殊应用型。

其中,临床常用的商品化制剂主要为要素型和非要素型。要素型肠内营养制剂又分为以氨基酸为氮源的和以多肽为氮源的;非要素型肠内营养制剂则以蛋白为氮源。

常见的营养制剂有以下几种:

肠内营养制剂的并发症

1)腹泻:主要是因为营养制剂使用不当、营养液高渗且低速快、营养温度过低、长期营养不良以及低蛋白血症、乳糖酶缺乏等症状会导致腹泻。

2)恶心、呕吐:胰腺疾病、胃部手术、肠道梗阻、回肠切除或广泛性肠炎的病人易发生脂肪吸收不良。

3)水电解质紊乱

4)易发生感染

第四阶梯:部分肠外营养(PPN)

适用人群:第四阶梯是第三阶梯的进阶版,在临床实际工作中PEN+PPN是更现实的选择,适用于围手术期患者以及在进展中胃肠功能下降,PEN并不能满足能量需求的肿瘤患者。

因为厌食、早饱、肿瘤相关性胃肠病、治疗不良反应等使患者不想吃、吃不下、吃不多、消化不了时,PPN或补充性肠外营养(SPN)就显得特别重要。

通过在肠内营养的基础上加上部分的肠外营养,有助于减轻放化疗的毒副反应,提高治疗内受力,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第五阶梯:全肠外营养(TPN)

适用人群:肠道已经完全不吸收营养,通过外周静脉,中心静脉注射营养的手术、危重症患者。

晚期患者Tpn成为早期甚至长期唯一的营养来源,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肠癌患者补充营养的“五种方式”

营养不良五大误区

1、高汤=高营养

冬季寒冷侵袭,除了毛衣裤是必备品外,在餐桌上一碗热热的浓汤也是必不可少。但很多肿瘤家属认为煲汤的精华都在汤里,其实不然,科学研究表明,汤里的营养只有原料的5%~10%,大部分营养物质都留在“渣”里,因此建议患者一起食用,除非消化能力差,病情不允许吃“渣”,只好喝汤。

2、吃的越营养,肿瘤长的越快

很多患者认为营养越好肿瘤就爱长,这种观点是没有科学依据,营养治疗的目的并非是治疗肿瘤,而是维持营养摄入,改善代谢紊乱,减少治疗中断的风险。

3、只能吃素,肉食一点也不能沾

对于一些癌症患者,他们认为“羊肉、牛肉、鸡肉”属于发物不应食用。只吃素食,从而造成他们蛋白质以及热量摄入不足,这种认知是不正确的,癌症病人由于体内的蛋白质容易流失,以及在治疗期间需要更多的蛋白质来维持机体代谢,如果蛋白质过低会导致导致免疫力下降,增加感染的风险。

但是红肉的摄入应该适量,避免引起肥增加复发转移的风险。

4、过度进补

科普君发现在很多癌症患者中普遍出现一个现象,“我生病了,就应该多吃名贵的药材和那些被吹上天的保健品来补充营养,这样身体才能恢复的好”。

其实不然,民间很多方子都是大补,并且采用很多名贵的药材,而这些药材可能会和本身的西医治疗(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之间相互抵抗,所以在进补前可以询问主治医生的意见再食用。

5、超级抗癌食物

很多肿瘤患者在确诊后,会大量的食用含有抗癌成分的食物,从而盲目地希望以此控制病情。然而,这种吃法极其容易导致营养失衡,丢失身体所需要的营养,从而得不偿失。所以我们应该通过科学合理的膳食来补充营养,提高免疫力。

总结下来,患者缺乏科学的营养支持的知识,不利于肿瘤的治疗。三分之一的肿瘤与日常饮食及营养有关,通过合理营养,调整饮食习惯可以预防30-40%的肿瘤。

肿瘤患者和家属要及时了解自身营养情况,并通过科学的营养和治疗进行干预,改善自身营养状况对治疗肿瘤的积极作用巨大,希望病友们重视起来。

参考文献/参考资料/转载地址:

营养动态观察

营养与康复

营养与预防

特别声明:本站之信息仅供学习参考,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不作为其他任何指导依据,请理性阅读。
Copyright R 2012-Now cahelp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沪ICP备2020037409号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做参考,不作为任何消费指导依据。
ICP备案号:沪ICP备2020037409号-5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