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健康2030 行业观察 科研前线 营养与康复 营养与防癌
营养与节气
营养与节气
当前位置:营养与康复 > 营养与节气 > 浏览文章

秋分养生 | 节气养生三宜、三忌要记牢!

信息来源:微信公众号——临沂疾控 发布日期:2022年09月23日

摘要:“风清露冷秋期半”。今日,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第十六个节气——秋分,也是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农谚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好穿棉”,自今日起,夜晚将长于白昼,气温逐日降低。秋分

秋分养生 | 节气养生三宜、三忌要记牢!

“风清露冷秋期半”。今日,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第十六个节气——秋分,也是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

农谚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好穿棉”,自今日起,夜晚将长于白昼,气温逐日降低。

秋分过后,大家应多加关注气温变化,适当增加衣物,注重养生但不可盲目。今天,小编为大家总结了秋分养生的三宜、三忌,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秋分养生有三宜!  

宜暖足 寒从脚下起

秋分时节昼夜温差加大。俗话说“寒从脚下起”,因此,做好足部保暖很有必要。平时无事时可以尝试“踮脚尖”,即踮起脚尖保持站立几秒后再放下,可分五组,每组10-20次,可根据个人运动强度自行调整,做至额头微微冒汗为佳。

秋分养生 | 节气养生三宜、三忌要记牢!

宜添衣 不宜再秋冻

秋分过后,应停止“秋冻”,此时流感高发,稍有疏忽就可能感冒。鉴于早晚温差较大,建议大家随身携带围巾、披肩或薄外套,防止受风,对人体造成损伤。

宜早睡 顺应气候变

秋分后,秋意更浓,秋乏可能也会随之来的更加猛烈,因此想要避免秋困,最好的办法就是作息规律,早睡早起。

俗话说“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意思是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以使肺气得以舒展。因此早睡早起不仅可以避免秋乏,对身体也大有益处。

秋分养生有三忌! 

忌胃寒 喜温热恶寒凉

脾胃喜温热恶寒凉,秋分过后再吃寒凉食物容易引发胃部反酸、腹胀、腹泻、腹痛等不适症状,尤其是脾胃功能较差的人群,更要特别注意做好腹部保暖。

建议在日常饮食中加入山药等具有养脾健胃功效的食材,有助于我们的脾胃抵抗即将到来的寒凉。

忌缺水 补水滋阴润燥

秋季北方相对南方会更为干燥,因此饮水量应有所增加。人体水分不足时会出现唇干、鼻燥、皮肤干涩、头痛、咽干、手足发热、大便干燥等不适症状。

建议大家早晨醒来时适量补充一些淡盐水,傍晚时分喝一点蜂蜜水,不仅可以补充人体水分,还具备一定的抵抗衰老、防困止燥的作用,从而缓解因秋季干燥引起的咳嗽、便秘等症状。

秋分养生 | 节气养生三宜、三忌要记牢!

忌困乏 中午小憩一下

保持充足睡眠,不熬夜~

中午小憩一下,不但可以保持精力充沛,也是顺应自然界调养的重要方法。

还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爬山,但要注意循序渐进,不要增加身体负担哦。

秋分养生吃什么?  

01鸭肉

鸭肉“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补血行水,养胃生津.......”

秋季的鸭肉,肉质壮嫩肥美,营养丰富,能及时补充人体必需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同时鸭肉性凉,特别适合体热易上火者食用。

秋分养生 | 节气养生三宜、三忌要记牢!

02梨子

梨子是秋季最好的润肺食物之一,每天吃一个两个能有效缓解秋燥。

但梨子性偏寒,所以体质虚寒、寒咳者不宜生吃梨,最好隔水蒸过、煮汤或与药材清炖过再吃。

秋分养生 | 节气养生三宜、三忌要记牢!

参考文献/参考资料/转载地址:

营养动态观察

营养与康复

营养与预防

特别声明:本站之信息仅供学习参考,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不作为其他任何指导依据,请理性阅读。
Copyright R 2012-Now cahelp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沪ICP备2020037409号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做参考,不作为任何消费指导依据。
ICP备案号:沪ICP备2020037409号-5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