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风清露冷秋期半”。今日,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第十六个节气——秋分,也是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农谚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好穿棉”,自今日起,夜晚将长于白昼,气温逐日降低。秋分
“风清露冷秋期半”。今日,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第十六个节气——秋分,也是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
农谚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好穿棉”,自今日起,夜晚将长于白昼,气温逐日降低。
秋分过后,大家应多加关注气温变化,适当增加衣物,注重养生但不可盲目。今天,小编为大家总结了秋分养生的三宜、三忌,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秋分养生有三宜!
宜暖足 寒从脚下起
秋分时节昼夜温差加大。俗话说“寒从脚下起”,因此,做好足部保暖很有必要。平时无事时可以尝试“踮脚尖”,即踮起脚尖保持站立几秒后再放下,可分五组,每组10-20次,可根据个人运动强度自行调整,做至额头微微冒汗为佳。
宜添衣 不宜再秋冻
秋分过后,应停止“秋冻”,此时流感高发,稍有疏忽就可能感冒。鉴于早晚温差较大,建议大家随身携带围巾、披肩或薄外套,防止受风,对人体造成损伤。
宜早睡 顺应气候变
秋分后,秋意更浓,秋乏可能也会随之来的更加猛烈,因此想要避免秋困,最好的办法就是作息规律,早睡早起。
俗话说“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意思是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以使肺气得以舒展。因此早睡早起不仅可以避免秋乏,对身体也大有益处。
秋分养生有三忌!
忌胃寒 喜温热恶寒凉
脾胃喜温热恶寒凉,秋分过后再吃寒凉食物容易引发胃部反酸、腹胀、腹泻、腹痛等不适症状,尤其是脾胃功能较差的人群,更要特别注意做好腹部保暖。
建议在日常饮食中加入山药等具有养脾健胃功效的食材,有助于我们的脾胃抵抗即将到来的寒凉。
忌缺水 补水滋阴润燥
秋季北方相对南方会更为干燥,因此饮水量应有所增加。人体水分不足时会出现唇干、鼻燥、皮肤干涩、头痛、咽干、手足发热、大便干燥等不适症状。
建议大家早晨醒来时适量补充一些淡盐水,傍晚时分喝一点蜂蜜水,不仅可以补充人体水分,还具备一定的抵抗衰老、防困止燥的作用,从而缓解因秋季干燥引起的咳嗽、便秘等症状。
忌困乏 中午小憩一下
保持充足睡眠,不熬夜~
中午小憩一下,不但可以保持精力充沛,也是顺应自然界调养的重要方法。
还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爬山,但要注意循序渐进,不要增加身体负担哦。
秋分养生吃什么?
01鸭肉
鸭肉“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补血行水,养胃生津.......”
秋季的鸭肉,肉质壮嫩肥美,营养丰富,能及时补充人体必需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同时鸭肉性凉,特别适合体热易上火者食用。
02梨子
梨子是秋季最好的润肺食物之一,每天吃一个两个能有效缓解秋燥。
但梨子性偏寒,所以体质虚寒、寒咳者不宜生吃梨,最好隔水蒸过、煮汤或与药材清炖过再吃。
Omega-3,为一组多元不饱和脂肪酸,常见于大豆、坚果、菜
科研动态2022-08-04
在肠道中存在数量约为100万亿的庞大细菌群,编码超过30
科研动态2022-08-02
回顾2021年,“燕麦奶第一股”Oatly登陆纳斯达克,盘中股
行业观察2022-03-10
林奇综合征(Lynchsyndrome),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
科研动态2022-07-28
羊奶粉因其独有的营养成分和独特的口味,逐渐成为消费新
行业观察2022-03-08
饮料已经不是只能满足口味的饮料,在个性化、健康化的消
行业观察2022-03-01
癌症是大家都很熟悉的恶性疾病。癌症的可怕之处在于容
营养与康复2022-05-14
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0个节气,冬季第2个节气,时间
营养与节气2021-12-31
立冬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冬季的真正来临。气温骤降,天寒
营养与节气2021-12-30
1、缓解工作压力:人们在服用了肽之后,很明显的就能够感
营养与康复2022-08-19
寒露,是秋季的第五个节气,在每年公历10月7日-9日交节,
营养与节气2021-12-30
早在2003年非典的时候,小汤山的军队医务人员是全体注射
营养与康复2022-08-18